如果要找一個世界上御宅族最密集的地方
我想大部分人會說秋葉原吧
秋葉原 原本只是日本二戰後的黑市
誰也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
竟隨著時代的推移變成一個資訊不斷膨脹爆炸的電子聖地
成千上萬的阿宅如同朝聖一般 沒日沒夜穿梭在這由資訊所建構成的奇幻迷宮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最新最新穎的電子商品
也可以看到穿著奇裝異服的小販或單純想給人拍照的cosplay愛好者
當然 一身顯然跟時尚化不上等號的御宅族大隊也是這區塊的特殊景觀(笑)
秋葉原@DEEP說的就是一群御宅族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喜歡的石田衣良
如果有看過石田作品的人一定知道 石田總是會給讀者爆腦量的資訊
秋葉原這個題材顯然相當適合他的寫作
一個資訊如同潮水不斷的區塊佐以資訊不間斷襲來的文筆
兩者的關係簡直是天生一對(笑)
石田筆下的人一向都很年輕 這次也不例外
秋葉原@DEEP的主人公們是6個年輕的御宅族(除了達摩之外)
一開始登場的主人公只有3個
阿欄 (BOX)、阿頁 (page)、太鼓(Taiko)
原先這三人互不相識 是藉由網路上的一個名為"人生講談"的聊天室主人-YUI介紹才互相認識
這裡點出了幾個有趣的現象
相較於真名 更喜歡使用假名(讀起來還挺"地海"XD)
隨著資訊的爆炸和取得容易 似乎真名這東西成了每個人保有最後一絲隱私的最後防線
我們帶著和現實生活不同的假面具 在網路世界盡情衝浪
如同生活在平行世界中 有著相同面孔卻有不同地位和思考的人
書中的YUI在現實中是個有嚴重藥物依賴的患者
除了藥物依賴之外 她也幾乎不出門
相較於網路上替人解答人生困惑的陽光形象 有著極大的反差
而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相較於面對現實的人 他們更習慣於網路交談
以尋找對於"人生"方向為何的問題為例 他們不與其直接與親近友人或親人對談
反而以"鍵談"方式與一個素為謀面的人敞開心胸談論自己的一切
這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不過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低調且封閉
生活在現實和虛擬交雜的他們 都擁有一些異於常人的缺點
擁有潔癖症 不戴著手套便無法生活的程式設計師 (阿欄 BOX)
患有口吃 只有透過電腦才能好好談話的天才作家(阿頁 page)
看到節奏性的東西便會陷入凍結狀態的Desktop音樂家(太鼓 Taiko)
隨著劇情推移 他們陸陸續續增加了一些新的伙伴 當然這些伙伴還是一樣有些毛病
雖是世界有名的駭客 卻是患有疏離症的程式專家(泉蟲 Ism)
閉居家中十年 而現在卻變成回家恐懼症的法律專家(達摩)
加上在COSPLAY喫茶店工作 喜歡格鬥技及迷彩服的美少女(小光 Akira)
在YUI的提議下 他們成立一間IT公司-秋葉原@DEEP(名字是阿頁取的)
為了慶祝公司的成立 他們約了YUI吃飯 打算當面感謝他
結果YUI為了要和他們見面 不小心吃錯藥物 產生副作用而死去
為了要讓YUI的精神能夠繼續下去 以免費無償為中心訴求服務網路大眾
利用YAHOO和GOOLDE為設計藍本 創造出新的網路搜尋程式-酷克
一切的故事就從酷克誕生開始有所轉變
在酷克誕生不久後 在網路世界引起很大的回想 這是主人公所想像不到的
除了讚美 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和諸多的資金 但主人公們還是免費無償為大眾服務
當時最大的一間軟體公司DC 覬覦酷克強大功能 企圖以酷克創造出龐大資金
在強取豪奪之下 酷克被DC給擄走了 而奪取的過程便是這本書的重點所在
看似弱者卻在各自專長領域都是專家的主人公
用著各自的專長和DC展開一場小蝦米對大鯨魚充滿痛快的戰爭
秋葉原@DEEP細看之下其實是秋葉原版本的池袋西口公園
同樣是次世代文化的描寫和一樣的RPG冒險式寫作
當然作者也加入一些不同的要素進去
大量且繁雜的動漫術語 單一主角變成多主角制
旁白的敘述給了一個明確的角色-酷克
作者將旁白給"實體化"出來 藉由"酷克"的觀點切換視角
一下是以主角為主敘述 一下以酷克第三人稱觀點鳥瞰一切
這樣的寫作在閱讀上有點吃力 但是又相當有趣
石田衣良令人無法擋的寫作魔力在此可見一斑(笑)
不過這本書也有一些毛病存在
大量繁雜的術語造成平常不接觸動漫的人在閱讀上的困難
而且AI的智能顯然描寫的太過聰明
令人無法和現實作連結 看到最後反而像在看奇幻小說
讓我有種覺得身邊的人搞不好都會帶光劍上街或是說著"原力與你同在"的道別語(笑)
一貫的石田式風格寫作 充滿詼諧帶著溫暖寬容的獨特筆觸
豐富大量的爆炸訊息 充滿天馬行空想像的內容
是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有興趣的人參考看看吧
PS:
這本被翻拍成日劇和電影 我需要一點時間消化 之後再來考慮寫個什麼東西給他
不過這兩者都和原著差異頗大 希望我不會看到一半就放棄(嘆)
書籍簡介:
秋葉原@DEEP
作者:石田衣良
譯者:劉名揚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6 年 04 月 07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石田衣良(Ishida Ira)本名石平庄一。1960年生於東京,成蹊大學經濟系畢業
曾任職廣告公司,並以自由文案工作者活躍於業界
97年以《池袋西口公園》獲得《ALL讀物》第36屆推理小說新人獎。
2001年的《娼年》及2002年的《骨音》分別為第126回及第128回直木賞候補作
2003年以《4TEEN》獲第 129 屆直木賞
作品題材廣泛,包括青少年犯罪小說、經濟犯罪懸疑小說、情欲小說、愛情小說等都是其創作領域
主要創作表年:
『池袋西口公園』『ALL讀物』第36屆推理小說新人獎1998年09月(文藝春秋)
『美麗的孩子』1999年05月(文藝春秋)
『天使』1999年11月(集英社)
『少年計數器─池袋西口公園 II』第124屆直木賞入圍2000年06月(文藝春秋)
『赤□□─池袋西口公園外傳』2001年02月(德間書店)
『娼年』第126屆直木賞入圍2001年07月(集英社)
『浪頭的魔術師』2001年08月(文藝春秋)
『Slow Goodbye』2002年05月(集英社)
『骨音─池袋西口公園 III』第128屆直木賞入圍2002年10月(文藝春秋)
『14歲』第129 屆直木賞2003年05月(新潮社)
『LAST』2003年09月(講談社)
『電子之星─池袋西口公園IV』2003年11月(文藝春秋)
『一磅的悲哀』2004年3月(集英社)